**履职为民一年间:全国人大代表杨永修:传承“工匠精神”,用铣刀磨砺“中国精度”**
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强劲发展,工匠精神和高精度制造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。在这其中,全国人大代表杨永修凭借其精湛技艺和无私奉献,成为践行“工匠精神”的杰出代表。他不仅代表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形象,更是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中国精度”的内涵。过去的一年,杨永修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中,用他的铣刀和初心,绘就了一幅令人瞩目的成就画卷。
### **从车间到代表席:工匠精神的践行者**
在我国机加工领域,杨永修享有“铣刀大师”的美誉。多年来,他一直坚守在制造业一线,不仅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,还致力于突破传统工艺的瓶颈。在他看来,一把普通的铣刀,不仅仅是生产设备的工具,更是铸造国家制造业实力的基石。
这一年来,杨永修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,带着基层工人的心声来到会议现场。他关注新时代下制造业技术人员权益和成长环境,为培养更多先进技术人才积极建言献策。履职期间,他提出了多项建议,其中一项便是推动国家设立更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项目,从源头上提升工人队伍的综合素质。
### **精益求精:铣刀的微妙之处彰显实力**
在加工行业中,“中国精度”不仅代表着设计与理论的完善,更体现在制造过程中将误差缩减至极致的追求。例如,在高端精密仪器的零件加工中,仅需0.01毫米的精度误差便显得至关重要。然而,杨永修凭借手中的一把铣刀,在普通设备条件下,通过精确控制切削路线和微调,实现了超国际标准的精密度,为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为了这项成果,他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,进行不断的测量与校准。在他看来,“工匠精神”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每一次细微操作中体现出的责任感。“只有做到极致,你的名字才会和你的作品一样被铭记。”这句话,既是他的工作信条,也是他前行的动力。
### **贡献制造强国:用技术书写责任担当**
除了自身技术上的不断突破,杨永修对团队的培养也倾注了大量心血。这一年来,他发起了多场“创新工艺公开课”,为年轻工人传授经验。在培训过程中,他强调“高精”不仅是设备先进,更是人心中的热爱与敬业。
有一个案例尤为令人称道:某企业因高难度零件缺乏熟练加工人才,导致生产停滞。在杨永修的指导下,通过优化加工方法、手动微调,成功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难题。“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,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。”正因为杨永修对实干的不懈坚持,他用成绩赢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尊重。
### **永修与铣刀:雕刻“中国精度”的坚定脚步**
在他看来,“履职为民”不仅是要代表工人的利益发声,更是要通过行动展现普通工人的力量和智慧。他的经历表明:“中国精度”不仅体现在高大上的大国工程中,更隐藏在每一枚精致零件的铸造之中。
杨永修用自己的劳动实践,铸就了新时代的工匠典型,他与那把铣刀的故事,也在默默推动中国制造走向更高峰。